即使锻造出来的农具也是中看不中用。
再加上这地方太偏僻,想要去赶个集都得走四个小时路程,去县城那是天方夜谭的事。
俄龙村里的人几乎都没去过县城,就几人去过,当然周永伟是在县城里读的高中,他能去县城里读高中那是因为他爷爷腰杆子硬。
村里的一个大叔有一次去县城回来,回来的时候买了一件白衬衫,这大叔可真的能装逼,白衬衫穿起,妇女回头率百分百。
回村后把白衬衫穿起,把衣角塞进裤子里,然后把家里所有的钱垫好,塞进白衬衫的胸口袋里。
鼓鼓的一包,外面包的是10元大钞,没人知道里面装的是纸还是钱,反正看着就是鼓鼓的一包。
透过白衬衫的表面看口袋,钱显得若隐若现的,甚是让人羡慕啊,大叔走在村里晃悠着,把村里的人羡慕的眼珠子都要掉了出来。
周永伟回到家后洗了个手准备着吃饭,一家子早就等着他了。
整个村周永伟的家算是最好的房子了,土坯砖房,别的都是泥土房,土坯砖盖的房子比较牢固,也抗水。
毕竟土坯砖是加工过的泥土,而泥土房则是用水一和,然后把墙壁一层一层的垒起来便可。
毕竟周爷爷没有解放前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去过省城,去过缅甸的人,在那个年代能有几人?
可惜解放后马帮解散,不得不重回老家,回家后就把大房子建了起来。
早饭吃的很随意,也就这个季节稍微能吃饱点,到了开春就要闹春荒了,
饭桌上没有什么像样的菜,为了能度过春荒家里不敢吃纯大米饭,只能把包谷和米饭煮在一起吃。
家里有小孩子的,一般父母都会把白米饭盛给小孩子吃,父母就吃包谷。
一锅包谷大米饭,一盘茄子炖黄鳝,虽说是茄子炖黄鳝,但一盘里就那么两段黄鳝。
一锅青菜汤,一锅红薯,一点咸菜,这就是周永伟今天的早饭。
爷爷威严十足,虽然是老了,但身体硬朗,饭桌上规矩严厉,谁都得规规矩矩吃饭。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
吃饭的时候,筷子不能搅动菜,一次只能夹一个菜,不能夹了又放,放了又夹别的菜。
小孩子饭桌上不能说废话,当然一般妇女也不会讲话,打喷嚏必须转身打,不能打喷在饭桌上。
吃饭不能发出像猪吃食一样,“卡擦卡擦”的声音,碗里不能有剩饭,吃饭不能啰嗦,也不能太快。
反正一大堆规矩,来客人的时候小孩子是不能自己夹菜的,每家都一样。
因为家里太穷,来了客人就得上一些好的菜,小孩子不懂事,如果让小孩子自己夹菜就会扒拉扒拉的一下子就把好吃的菜给夹完了,这样就很尴尬了。
这时候大人们会给小孩子夹菜,当然这种风俗现在是不存在了,现在的父母只担心小孩不吃,压根不担心不够吃。
周永伟把茄子炖黄鳝里的两片油渣夹给了侄女,三四岁左右。
家里哪有什么油,就一块肥肉吃半年,挂在厨房灶台上挂着,只有来客人的时候才敢切下来两片煎鸡蛋。
吃着吃着门口有一个脏兮兮的赤脚小孩走了进来,大概六七岁左右。
看着一家人吃饭,这小孩子显得很不好意思,眼珠子像猫头鹰一样咕噜咕噜的转着。
那破旧的裤子裤裆都开了,有点不好意思的杵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