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在位六十年,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乾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起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乾隆时期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并且完善了对西藏的统治,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但是后期吏治有所败坏,多地爆发起义。在抵制英国、俄国的侵略性行为的同时又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公元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禅位后又继续训政,直到1799年2月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于1796年登基,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以至于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开始流入中国。公元1820年驾崩,在位25年,终年61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是嘉庆帝第二子,年号道光。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公元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即将爆发,清王朝陷入危机。公元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年号咸丰。他是道光帝第四子,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咸丰帝在位十一年,于1861年8月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年号“同治”。为咸丰帝长子(生母为慈禧),同治帝在位期间,清**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公元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公元1874年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史称光绪帝。父亲是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公元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公元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公元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公元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