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盛《异同杂语》记载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
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注释过【孙子兵法】,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民间普通民众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篡汉乱政的白面奸贼,而精通史书,对历史有深刻见解的学者,比如毛泽东却认为曹操是个英雄,因为他结束了北方长期战乱,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在这众说纷纭的评论中,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曹操,而真正的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心理学上常说:从细节小事上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想法,细节小事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和初心。
接下来我们就从史书上记载的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还原真正的曹操。
巜三国志》,《后汉书》均记载,魏王出巡洛阳城经过一处衙门,看到破败的门和部分内衙,要求重金重修。
为什么曹操会对一个不起的衙门如此上心,原因只有一个那是他二十岁上任的地方。
曹操初心未改,那时的大汉腐化堕落,大汉将亡矣,一个热血青年一次又一次被残酷的现实打脸。
要救大汉就让曹操重新打一下片天,从此屠龙少年变为一世枭雄。
如果曹操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那么刘协可能过得更惨。
曹操那一句:“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实在不虚啊!
三国演义抹黑了曹操,文史界普遍认为的倾向就是贬曹扬刘,通俗点讲黑化曹操。但这倒也不能怪罗贯中,因为他本人所处的元末明初的时代。
此前就讲过元朝为取得入主中原法理上的合法性,将程朱理学列为儒学正统。
官方的儒家正统思想本身就将曹操打入了深渊,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生性多疑,凶残嗜杀的奸雄形象。
客观的讲曹操并非没有黑点,比如为父报仇而屠城,大兴士木,生活上奢侈,建铜雀台等。
抹黑之处便是刺蕫失败逃避途中误杀好友一家而讲的那句话:“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彻头彻尾的的抹黑。
写曹操喜梦中杀人,为证明这个还当士兵之面杀死仆人,这也太能抹黑了,有违常识了。
汉献帝刘协应当庆幸遇到的是曹操,曹丕,如果是换成梁翼,董卓早就把刘协给处理了,更没有让刘协遇上司马昭,那可是敢当街轼君的主。
三国演义中曹操杀董国舅,董妃,杀伏寿皇后皆因外戚,宦官勾结图谋杀曹操,这两大祸是导致大汉倾覆原因之一,另一个便是世家门阀。
最后用曹操的一首诗结束这次评价,或许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曹操。请欣赏:
【观 沧 海】
作者: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此诗正是曹操统一北方不久,第一次见到大海时,而写下这千古名篇,后世学生必读必背的一首诗。
此诗正是曹操内心的真实写照,心中他依旧那个忠于大汉的少年。”
万界之中所有人都惊呆了,又一个被误会的历史人物,天幕已不止一次提及程朱理学,这东西还真不是什儿好东西。
万界帝王集体沉默,没人带头反驳,而曹操望着天幕一句话也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