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议立储君(求追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今日,正值翰林学士刘三吾经筵开讲。

    朱元璋尤为注重经筵,让博学之人给皇帝上课,讲经论史,以古证今,以史为鉴,吸取统治经验教训。

    刘三吾是个博学之人,祖传的大知识分子。

    朱元璋制定的《大诰》,都是他写的序。

    敕修的《礼制集要》、《寰宇通志》诸书,也是刘三吾总修。

    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武英殿内外。

    朱元璋凝神静听。

    在这文质彬彬的场合中,连御前站岗的大汉将军们也都除去盔甲,穿上袍服,以示尊重。

    正当翰林学士刘三吾结束今天的教授,准备起身离去时。

    朱元璋冷不丁地问:“先生,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刘三吾神情一恍。

    怎么好端端的提到立储之事?

    还与我说。

    更离谱的是,你问我立燕王为太子行不行?

    这是个天坑啊!

    搞不好就掉进去了。

    对立储大事,百官谁都不敢多言。

    因为此时皇室诸王多拥有重兵,尤其是燕王朱棣,节制沿边士马,近年来屡立战功,威名大振,更是凯觎皇位已久。

    诸王之中,以晋王、燕王最被倚重。

    晋王朱棡也是个狠人。

    刘三吾两年前在晋王府当差,给晋王世子上课,深知晋王朱棡是个记仇的主,喜欢车裂他人。

    可皇帝询问,又不能不答。

    面前的这位还是个不好糊弄的皇帝,一言不合就砍人。

    刘三吾短暂的懵逼后,立马挺身说道:“长幼有序,若立燕王,陛下置秦晋二王何地?”

    他给人的形象是没有太多城府,一向有什么就说什么。

    而且刘三吾今年已八十高龄,完全不怕打击报复。

    活到这个岁数,早够本了!

    就是这种性子,让朱元璋在立储一事上率先询问他。

    听了刘三吾的回答,朱元璋神色如常。

    长幼有序,轮不到老四?

    谁规定的?

    老子是开国之君,所有规则都得朕来定,我有说过长幼有序这种话?

    此时老朱的《皇明祖训》还没出炉,所以不存在“无嫡立长”的法律依据。

    你不能拿前朝的规则,立我大明的储君!

    不合规和不合法,是两回事。

    嫡长子继承制,在各个朝代,虽大同小异,但都有自己的特色,并非一尘不变。

    只要朱元璋愿意,立老四朱棣当太子,又能如何?

    谁敢说半个不字?

    当然,此时朱元璋并非有意要立燕王为太子,只是抛砖引玉,放出风声,看看群臣的态度而已。

    立谁当储君不重要。

    重要的是立谁更能稳定局势,将来不会出现动乱。

    这才是立储的真正意义!

    随着太子朱标薨逝,立储成了大明最重要的事情。

    这三个月,满朝文武,乃至各地官员,都在等着。

    皇帝不说话,谁敢主动提?随便议论?

    尤其是在九边统兵的诸王。

    他们之间早就开始明争暗斗,剑指太子大位。

    洪武二十三年时,燕王朱棣招降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兵不血刃立下大功。

    晋王朱棡忌惮朱棣的功劳,到太子朱标处发告朱棣不听自己的约束劳师冒险。

    朱棣入朝觐见,晋王又言语冒犯燕王。

    太子朱标在世时,尚且能压制诸王。

    现在太子没了,秦王、晋王、燕王皆跃跃欲试,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依先生之见,储君当立谁?”

    朱元璋再度丢出一个雷。

    刘三吾果断回道:“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维护礼制,义不容辞!

    至于立哪个皇孙,我不说你也懂。

    舍二殿下朱允炆,还能有谁?

    朱元璋听后不语。

    嗯?

    皇帝莫非没理解我的意思?

    短暂的等待后,刘三吾正色道:“臣请陛下立皇孙允炆殿下为皇太孙,以杜绝诸王觊觎大位之心!”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