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寻死路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只有少数山口勉强可以通过,但是地势险要,易于扼守,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中原军队远道而来,肯定是以骑兵为主,运送战略物资需要水路和战船。

    但是广西云南边境的河流,大都河面狭窄。

    且水深不够,不利于大型战船通过。

    水深九米左右,水浅的时候只有两三米。

    由于河道狭窄,经过的船只非常容易遭遇伏击。

    这些河流的流量不一定,时大时小,流量小的时候河水浅,很容易搁浅。

    如此一来,征讨安南的时候,在一马平川的中原如鱼得水的中原骑兵,到了安南之后就虎落平阳。

    特长难以发挥,很容易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交战时付出巨大代价。

    越南独特的地理环境,在近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让西方强国法国咽下失败苦果,让超级大国美国深陷越战泥潭。

    在冷兵器时期,就更加难以面对。

    所以越南人总喜欢吹嘘自己国家多牛逼。

    郑公智引述元军的失败教训,劝朝廷撤军。

    方孝孺也出来说道:“连曾经所向披靡的蒙古军队,三次对安南用兵都铩羽而归,我朝大军恐难讨到好处。”

    “臣以为前线既进展不利,还是撤军为好,免得重蹈蒙元覆辙,有辱陛下圣明......”

    朱元璋的手颤抖一下,瞬间脸色铁青。

    这时,御史景清出来反驳道:“我朝之军队乃百战之兵,大将云集,况乎皇太孙御驾亲临,士气高涨,攻克安南只是时间问题,何来失败之说?”

    景清是洪武二十七年的榜眼,得皇太孙朱允熥鼓励。

    重要的是,他对明军的战力非常自信。

    景清是陕西人,算是住在边境,常常见明军西进,扫平沙漠。

    翰林院学士黄子澄悠然出列,说道:“蒙元征讨安南,亦是皇子亲率大军。”

    “百年前,忽必烈第九子镇南王脱欢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结束损兵折将,脱欢中箭受伤,仓皇逃跑,元帅乌马儿被俘,南征惨败。”

    那次之后,元世祖忽必烈以脱欢丧师辱国,命他终身不许入觐。

    黄子澄身材中等,脸色有些青白,然说出的话却皆是诛心之言:“只恐皇太孙重蹈蒙元镇南王之祸也!”

    “胡说八道!”

    眼见黄子澄还要滔滔不绝,一直在那听文官们打嘴炮的定远侯王弼再也忍不住,猛然大喝一声。

    老大们都出征了,王弼成了在京勋贵的代理话事人。

    有他出声,一群武臣立时跳了出来。

    特别是舳舻侯朱寿,他的嗓门最大,当庭吼道:“黄子澄欲陷储君于不义!陛下,臣请杀黄子澄,以安天下!”

    就连颍国公傅友德,也出来声援。

    这帮文臣,太过分了,不懂打仗的事尽瞎掺和!

    听他们吵闹,朱元璋只觉心力交瘁,重重咳嗽几声,他半躺在御座上,如油尽灯枯的老者。

    面对武臣们的攻击,黄子澄并未不反击,面色得意的回归朝班,并暗暗与方孝孺和齐泰对了一下眼色。

    兵部尚书齐泰会意,出班奏道:“陛下,安南地形险要,阻碍南北交通,我朝的南征大军即使能够攻克难关,进入安南境内攻城掠地,也始终无法长久站稳脚跟,更无法巩固战果,到时难免会失败。”

    他言道,兵部作出模拟,时值夏日雨季,安南道路泥泞,南进的明军会面临粮草供应困难。

    如此一来,后勤补给无法跟上,给扩大战果带来极大困难,甚至生存下来都是问题。

    朱元璋冷冷看着他,齐泰夷然不惧,继续道:“征讨安南的战争会加重民困,尤其是广西与云南,为此会群盗并起。

    “民变一旦闹大,将会对朝廷造成重大打击!”

    齐泰等人洋洋自得,轮流上奏。

    朱元璋深锁眉头,被他们说的越发担心朱允熥的情况。

    安南战事到底如何了?

    为什么没有军报发来?

    难不成真遇到了大麻烦?

    各种念头纷至沓来,朱元璋一阵不安。

    “报!”

    正此时,殿外有人高呼。

    只见一个锦衣卫穿过层层护卫,疾步入殿,跪在殿门出高呼:“启禀陛下,安南大捷!大将军蓝玉用计攻克多邦重镇!斩敌三万级,俘虏四万!”

    听得安南消息,朱元璋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仅仅扶着龙椅,老脸上露出笑容:“好个蓝玉!”

    朝臣纷纷出言议论。

    “才打下多邦?”

    “打下多邦,下面就快了。”

    “是啊,安南最难啃的就是多邦。”

    这时,监察御史郑公智出列,厉声道:“南征大军进展如此缓慢,恐遇到极大困难!”

    他依然主张退兵。

    只要能打击皇太孙,其他不重要。

    “报!安南大捷!皇太孙亲临阵前,我军于富良江大捷,斩敌两万八千余级,阵斩安南大将军邓宗稷!”

    不一会儿,又一个捷报传来。

    “报!安南大捷!”

    “皇太孙攻克安南东都升龙,俘虏安南大王子!”

    “报!咸子关不战而降!皇太孙统军入关!”

    “报!皇太孙入主安南都城清化,活捉逆贼胡季犁父子!”

    捷报一个个的送来,由锦衣卫依次上奏,如同断网的邮箱,联网后一股脑的收到邮件。

    其实,朱允熥此前压根就没写战报。

    通常战报都是发给兵部的,再由兵部挑写上报皇帝。

    朱允熥觉得自己堂堂皇太孙,岂能向兵部汇报?

    所以就没写。

    他即便上报,战报也是绕过兵部,由锦衣卫直接报上金殿!

    而且朱允熥担心老朱身体不好,想让他多休息。

    于是决定将军报一起打包发往京师。

    得知京师状况后,朱允熥为了增加节目效果,特意让锦衣卫一个个汇报,才造成了眼下场面。

    捷报频频传来,满殿的文武大臣们,个个都不由自主看向殿外。

    兵部尚书齐泰等人,呆呆着看,满脸不可置信。

    啷的一声,黄子澄手中的笏板落在地上,险些摔碎,他仍不自知。

    方孝孺、郑公智等人一惊,一个个脸色难看。

    被当场打脸,任谁都不好受。

    “报!王师攻克安南全境!皇太孙奏请班师回朝!”

    最后,马不停蹄返回京师的纪纲,亲自上殿将捷报呈上。

    这道捷报,是朱允熥亲笔所写,详细说明了安南目前的状况,以及自己的看法。

    如让岷王朱楩就藩安南的想法。

    原本萎靡不振的朱元璋,顿时来了精神。

    他认真将捷报一字字看完,说道:“准!皇太孙即刻班师回朝!”

    朱元璋没想到,这孙子竟如此能折腾。

    原以为遇到了麻烦,结果玩了一波速战速决!

    放下捷报,朱元璋忽然目光如电,投向百官中。

    “郑公智背国惑众,扰乱军心,锦衣卫,将他拖出去,杖毙!”

    你说皇太孙不行,征南困难重重,结果现在打下了全境。

    现在不光是打脸的问题,还得追责!

    自朱允熥革新都察院后,御史们再也不能风闻奏事,胡乱嘴炮,还得要为自己的发言负责的。

    原本这样规定朱元璋是不赞同的,怎么能限制御史说话呢?

    此时看来,很有必要!

    起码会让皇帝有借口杀御史!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