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
他们心里还有微弱的希望:万一魏国人来得及时,让李定后方起火,说不定孙承彦就得被迫撤军。如果事态真的如此发展,那么他们就有了一线生机。
孙登在群臣的死谏乃至威逼之下,不得不同意了群臣的要求。建业城内,世家大族们使出了全身力气,打造了无数守城器械。大族的公子乃至奴仆们被重金赏赐,拿起武器站在了建业的城墙上。
算上皇宫内的卫兵,建业竟然拼凑出了几万人之多。这再次印证了当初诸葛恪面对来自建业命令时的正确:只要世家大族们肯出出力,是没必要一定让诸葛恪从边境线上撤兵回防的。
……
魏国的皇帝曹叡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早就命令司马懿带兵数万,兵进陇西,试图威胁益州的西北方向,以此来救援吴国。奈何魏国投以重金打造的贵族军还未完全形成战斗力,因此司马懿麾下都是些普通的魏兵。
和正在训练中的贵族军不同,如今司马懿麾下这些魏兵基本都出身于普通的平民人家,而这样出身的士卒早就用事实无数次证明了,他们在面对工农人民军的时候是靠不住的。
贫苦出身的农民子弟和解放党有着天然的统一立场。在这个战乱频繁、底层人民饱受压迫的时代,这个一致性更是被无限地放大。因此,司马懿并不敢贸然进入益州地界。
何况李定早有准备,季平亲帅一万工农人民军和数万民兵,戍守在边境线上。司马懿早就对敌手的战斗力心生忌惮,根本不愿意打这么一场面对面的血战。
于是,司马懿的这一路魏兵,虽然承担着救援吴国的重要任务,但也不得不和对面的季平打起了静坐战争。
……
围困建业数日的孙承彦见孙吴久久不来投降,于是便展开了对建业城的进攻。
综工基地生产出来的炸药包虽然经历无数次改良,但是威力终究还是有限。如果不是密集地堆叠,则很难有效地摧毁坚固的建业城墙。而如果要将炸药包密集地堆叠在建业的城墙下,则需要战士们冒着吴军的无数矢石,强行冲到城墙底下才行。
之前邓安国就凭借炸药包密集堆叠的战法炸开了樊城的城墙,但是那是因为樊城守军没有戒备,被邓安国趁着夜色以轻兵偷袭了。如今建业严阵以待,要是孙承彦命令战士们强行冲到城下,那么伤亡将会非常大。
如今战场大局已定,孙承彦不愿意在胜利前夕,再让麾下的战士们付出巨大的伤亡。此刻他已经接到了东线诸葛恪投降的消息,自然更加不急不躁。就算是蹲在建业城外进行长时间的围困,他也有信心将建业这座孤城彻底困死。
但是,孙承彦还是倾向于尽快结束战斗,这样好尽快来建设荆州和扬州这两片新根据地。他紧急将前线的消息送回了涪陵郡,请求综工基地给自己拨发来一批尚未在战场上使用过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