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牵制后金。
哪怕他也知道唐人和后金做生意会让后金获取大量战略资源,但相比那些藏在水下的走私渠道,孙承宗更愿意看到唐人这种放在台面上的渠道。
因为只要唐人能把渠道做起来,以唐人的商业能力来看,未来晋商会被打压到不得不转向海运,走唐人港口向辽东输送物资的路子。
时间足够的情况下,这将会慢慢形成后金唯一的对外通道。好处就在于什么时候大明做好了准备,打算和后金进行战略决战的时候,朝廷就可以与唐人谈判,通过官方手段暂时封锁住唐人的这个渠道。
或许这样做的难度会很大,但从孙承宗的角度来说,唐人唯利是图,只要大明肯让利,以唐人的性子大概率会接受大明的‘好意’。
这可比安排宣大边军封禁九边要靠谱的多,大明九边是个什么样子,孙承宗多少是了解一些的。
可以说朝廷敢拿钱去贿赂九边,让他们暂时封禁边关,不许任何物资离境。人家敢一边收钱装样子,一边暗地里增加出关物资数量。
或许这些都是孙承宗的一厢情愿,他自己也清楚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但这并不妨碍他朝着这个方向思考下去。
也因此他才敢在皇帝面前提及所谓的‘唐国公’方案,要知道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可就是唐国公出身,这个国公封号对于自称是唐人后代的台南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唐人,只要他们还需要盯着大唐后代的名号,他们就不可能放弃接受这个称号。
在孙承宗的计划中,先和唐人谈判,许诺封对方为唐国公并授权开府,这相当于大明公开承认唐人,并且给了他们一个合理的开府理由。
其次就是封地定在大元,然后把东港、旅顺甚至奴儿干都司的大部分区域都封给唐人。要求只有一个,自家封地自家去拿下,大明只给大义名分,可不会给一兵一卒一个铜板。
唐人想稳定与大明的贸易,那就必须接受这份大义名分,到了那个时候是否与建奴开战就已经不重要了。
建奴必然需要防备唐人,唐人也不可能完全不防备建奴,双方之间的嫌隙存在,大明就有了合适的缓冲期。
给予奴儿干都司的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孙承宗希望借唐人的手威慑朝鲜,这个曾经被大明帮助才保全的国家,孙承宗很担心对方会受不了建奴的压力而投降建奴。
回家的路上孙承宗一直在反复盘算着自己的计划,尽管他很清楚这个计划运作起来似乎不是很难,但他更清楚这个计划想要获得应有的效果也没那么容易。
仆人扶着孙承宗走下马车,还没等孙承宗从沉思中清醒,耳边便已经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孙师,可是想到了什么好事?”
孙承宗有些诧异,但并不是因为这个声音熟悉,而是抬起头的同时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尽管他很清楚说话的人就在他的面前。
“孙师不必如此,元素此次乃是回京述职,得了闲才来拜访孙师,可不是私自跑出来的。”
孙承宗点了点头,一边推开仆从扶着自己的手臂,一边摆手道:“可是福建那边又有什么事情了?”
对方含笑摇头:“福建无事,尽管说来有些惭愧,但自那唐人出现以来,福建地方还真的远比历年都要靖平。现如今整个福建各州府上下都在忙着和唐人做生意牟利,就连百姓流民也都往台南去做工赚钱,可是连山匪都有不少人下山做工了。”
二人一边往孙承宗家里走,一边聊着,孙承宗摇头道:“夸张,要说福建人都去台南赚钱,老夫还能接受。说什么山匪下山,元素可是欺老夫不食肉糜?”
男人笑着赶忙拱手:“孙师勿怪,却有夸张之嫌,但福建士绅眼看山匪碍了他们赚钱的好机会,便主动与官府合作,出钱、出人协助官府剿匪,成果确实不小。”
孙承宗点了点头:“老夫没记错的话,元素该是明年才进京述职,这提前一年时间,某不是效仿那洪承畴乎?”
大明朝廷就是个筛子,官员,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那些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官员,只要仔细看看他们的履历就很容易发现许多问题。
比如洪承畴,再比如孙承宗眼前的这位袁元素,他们的履历和晋升都不适用于寻常人,可以说他们背后没有强大的关系网络支撑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袁崇焕也是在辽东打出了名气之后才被孙承宗看重,或许在历史上他们在此之前真的没有见过。
但同属东林一脉,在本时空二人确实早就有过交集,甚至一声‘孙师’也不算错叫。
孙承宗能知道洪承畴的小谋划也是这个原因,还是那句话,大明朝廷就是个筛子,能混迹其中留下名字的可没有省油的灯。
因此这些人早在发迹之前就已经在人脉网络之中有了名气,孙承宗对于这样的所谓‘人才’有所了解才是正常。
袁崇焕笑着摇了摇头:“熊经略与王大人之间不和的消息早就传遍了士林,接下来辽东局势会是如何,想必孙师心里也是有数。王大人如今麾下兵强马壮,自然是要和建奴决战的,因此各地东林贤达为防止熊经略影响王大人决战计划,这才将学生等东林后辈召入京师述职,准备接下来送去辽东辅佐王大人。”
孙承宗猛然站住了身,有些错愕的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袁崇焕,发现对方一脸意气风发,丝毫没有顾虑的样子,一时间不免有些古怪之感。
“如今王巡抚麾下确实兵强马壮,又有唐人犀利武器,决战亦无不可。只是这般绸缪显然不是旬月之间可定,元素从福建远来也要数月时间,可知如今辽东之局势?”
袁崇焕不无得意的回道:“路上未曾断绝收集辽东消息,沈辽二城丢失之事已经知晓,但这并不妨碍王巡抚携辽东精兵与建奴展开决战。不说辽东将门麾下精兵丝毫不逊色建奴,便是唐人火箭和燧发枪也绝不是建奴可低档的。”
说到这里袁崇焕还压低了声音道:“广州士绅已经从佣兵队伍中抽调了精兵和火器北上,南京方面也是如此,此战乃是我等东林一脉同心戮力之行,一旦取胜,我东林群贤便可推动文官支持军队之事,怎可让那熊蛮子坏事。”
孙承宗是知道东林人有这种想法的,从他的角度来说,他也不反对这样的决策。至少在他的认知中,将军不识字这种事他是接受不了的。
战略决策、战役谋划、行军、后勤等等方面都是需要识字会算写才能完成的。尽管这些东西东林人也不擅长,但他始终觉得学起来会比那些大字不识的人要靠谱。
可说会战略决战这事,孙承宗依旧也觉得问题有点大。他不是反对战略决战,并从大局出发,他并不认为决战会失利。
换个角度来说,就算失利,大明也并非损伤不起。如今丢失了沈阳和辽阳,在稳固广宁的前提下,伺机和建奴主力进行一场决战,哪怕只是多消耗建奴一些人手,对于大明来说也是十分有利。
何况大明如今很需要一场胜利,或者干脆需要一场能够给予建奴重创,打击建奴的机会。
只是冥冥中孙承宗总感觉袁崇焕的话语中似乎有哪里不太对劲儿,可偏偏一时间他就是没能发现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