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老先生有一个赤子的魂灵,他的良知并没有受到俗世功名的熏染,这才有了他一连串的追忆,只要我们去读他的《随想录》,就可以一目了然。
美中不足的是,也许先生良心上负债过于沉重的缘故,这些据说“代表了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纯粹是经验、感受和经历上的陈述,只作感情上的忏悔,而缺乏真正的见识,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思想和理性认识。
一言以蔽之,先生缺少了基于反省自我灵魂之上的系统的社会批判意识。整部《随想录》没有厚度,没有应有的冷静,缺乏厚重感,充塞了过多感情充沛的空论。讲“真话”、要“创作自由”……全没有说到点子上。谁不想讲真话?谁不要创作自由?单靠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就能免除再来一次“十年一梦”吗?
考较先生的一生,他是一个胆大于识的人,一个情高过智的人。这种个性,使他自视甚高,他说自己一般不读别人的文章,当然对别人的思想也不需要去了解和研究了。这一生,似乎他只在进行社会活动,此外就是要将自己的心灵真实地记录下来。
这种“习惯”,大概不是先生的专利,我所见识的中国作家中,很少有人能够埋下头来,系统地接触、辨析过别人思想的。这是中国作家自身最大的不幸!近来,王蒙先生提倡作家学者化,才真正触动到这个固有的症结——作家应当培育一颗卓然独识的灵魂,具有真正的理性精神。没有独立的思想见识,只有充沛的感情,结果不能不干出一些不晓得东西南北的事,向自己晚岁的生命,投下过多厚重的阴影——巴金先生就曾经不全是出于违心地写过整治胡风的“黑”材料,这时,他“糊里糊涂”地充当了一名“战士”的角色。后来他本人在“文革”中遭到了同样的命运,真有点报应不爽!
在那样的时代,知识分子互相出卖,不过是“赶潮流”的心理在作怪罢了。“他们害怕与政治中心相隔离”,害怕孤独,担心在政治上没有影响,因此,用钱钟书先生对这类人的总结就是:“你受到的待遇适与你出的风头相称。”老舍这样优秀的人物,新中国最活跃、最有成就的老作家,结果落得了投身太平湖的下场,应合了钱先生的冷峻判语,能不令人痛惜不已?
所以,如果作家让自己缠夹在风口浪头中,他从此就不再能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精神,不再拥有自己真正清醒通达的大脑了。
整个人、包括他的灵魂,只会被外界席卷一空。而这种例子,历史上俯拾皆是,不足为怪。屈原作《离骚》、孔子著《春秋》、司马迁写《史记》等等,都不是自己卷在“政治”中心里完成的。相反,种种的因缘际遇,使他们不得不从中脱离出来,这才有后来的“不平则鸣”、“发愤著作”。要不是这些遭遇,他们岂能脱得开种种纠纷,创作传世不朽的作品呢?
“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白居易认为,李白、杜甫终生受漂泊、战乱之苦,是上天有意成全他们,要他们一心不可二用,只能去做好一名伟大的“诗人”。
如此而已!
不过,包括巴金先生在内的一大批人,很晚才领会这一点,这时候早已力不从心了,再想创作已然十分艰难,剩下的只有写写回忆录,将自己在那段历史里真实的感受留下来,让后人有所警戒,使社会多一些理性反省的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生的功德的确是无量的!问题还在于,这些材料有没有得到应有的理性反省呢?也许一窝蜂的叫好声已经将它淹没,这岂不是和先生的初衷大相违背了?
可见,当今真诚的作家太少了。不论巴金先生本身有多少缺憾,至少现在他的心灵还是真诚的,他以自己赤纯的良心说出了真话,其他人该做些什么呢?
历史是容不得欺世盗名的人的。巴金先生的忏悔,我想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曹禺先生在总结自己的创作时,认为他只有《雷雨》一件作品能够传世,其它的却是不成的。
在无情的历史面前,这代人留下了多少遗憾!
责任全在可恨的“四人帮”吗?
按照萨特的理论,人一生的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不选择也是由于他选择了“不选择”。“咎由自取”,这四个字决不是一句讽刺挖苦人的话,而是真实的历史总结。钱钟书先生也只是过分的大智大慧了一些,通晓得历史的真面目,这才超然物外,守住了自身的孤独,专心创作出巨著《管锥编》的。我想,钱先生即使有所遗憾——他遗憾自己没有条件多创作一些文学作品,也不会如巴金先生这么深切,这么沉重,这样不安啊!
“逝者如斯夫”?
巴金,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他为后代留下了无尽真实的记录,我们不该辜负先生的这个血泪交迸的结晶品!不该误读了先生的魂灵!
1994年3月,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