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5章 战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常言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江海洋很清楚,发动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抢劫或者消灭对方,例如当今的大清和蒙古等少数民族。原本,他们的目的是消灭明朝,但一次性达不到目的,所以,只能每次先抢劫些财物和人口,准备用蚕食的办法逐渐消灭明朝。历史证明,最后,大清终于如愿以偿地消灭了明朝。

    正因为如此,在没有伤亡也不消耗大量军用物资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劝降对方,都会将对方斩尽杀绝。正所谓——斩草除根。由此可见,即将获胜的一方想劝降对方,肯定是为了减少己方的伤亡,或者想节省军用物资,总之肯定有自己的目的,而并非是什么仁义之师,或者有好生之德。凡是打着这样幌子的人或者国家,不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就是迂腐至极。

    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在古代,很多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不杀俘甚至释放俘虏,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多么迂腐和愚蠢,这和救狼的东郭先生、救蛇的农夫有什么区别。结果,对方则收集被释放俘虏,很快又东山再起,双方再继续旷日长久的战斗,直到耗死一方战争才结束。

    在这点上,反倒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游牧民族,例如大清、蒙古等做的更好。例如他们侵略明朝腹地时,杀光不肯投降的城市,造成往往他们的军队一到,该城市望风而降,尤其是催生了洪承畴、施琅、吴三桂、郑芝龙、钱谦益、范文程等,比历朝历代都多的汉奸。在后世,日军对我过实行三光政策,催生的汉奸也不比明朝少。由此可见,杀戮的方式更有效。

    当然,汉人里也有敢杀俘的牛人,例如战国时期的白起。

    当时,在长平之战中白起是秦军统帅,赵军投降后,他清楚没钱养活四十万俘虏,如果都释放了,很快赵军就会死灰复燃,继续成为秦军的劲敌,便下令活埋所有俘虏。

    连江海洋都佩服白起的魄力。

    要知道,如果秦军想在战场上杀光这四十万赵军,就算不按照“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来计算,至少秦军也得伤亡二十万人以上。虽然白起使诈坑杀俘虏,但却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否则,日后秦国统一六国不知要多花多少时间和精力。

    白起的做法别说在当时了,就算是在历史上也是惊天动地之举,要知道,后世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也不过屠杀了三十万人而已。但这在当时那些迂腐至极的人眼中,可是了不得的背信弃义之事,也成为敌人攻击白起的伏笔,最后导致白起在赵国的反间计下被秦昭王赐死。

    说到这里顺便提一下,战国时期的战争简直将三十六计玩疯了。

    例如在长平之战中,赵军战败就是因为秦军使用反间计,导致秦军主将廉颇被废,而让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上任。可笑的是,之后赵国以牙还牙,也使用反间计废掉白起,导致秦军乘胜可以灭掉赵国的军事行动功亏一篑。赵孝成王和秦昭王这两头猪,都犯了业余贩子瞎指挥专业人士的错误。

    廉颇、白起等名将的事迹简直璀璨的耀眼,而像赵孝成王和秦昭王等人却愚不可及,可惜廉颇、白起等人受封建思想的荼毒,只能沦为奴隶和牺牲品。当然,这样的悲剧即使到了后世也仍然上演着,估计只要有人类存在,这种情况就会一直存在。这是人性的悲哀。

    ……

    江海洋没有先劝荷兰人投降,是因为远征军的武器远高于荷兰人,无需付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代价,反倒能展现远征军可以轻松全歼荷兰人的能力,打击荷兰人的信心,便于日后让荷兰人为救国军服务。日后不需要这些荷兰人时,他还打算让荷兰将他们都赎回去,不仅可以赚一大笔钱,还可以打击荷兰的气焰,为日后占领巴达维亚,争霸世界海洋打基础。

    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术,他希望日后救国军也能做到“兵锋所指,望风而降”。

    ……

    热兰遮城的外城。

    城里的荷兰人排着队举着双手,从外城北面的三座城门出来投降。

    只见,从东西两座城门出来的是荷兰官员、商人和家属,分别在东西面的沙滩上集合;从中间城门出来的是荷兰士兵,由于数量不多便在中间城门外两侧的沙滩上集合。

    在内城各层和外城顶上的四周,都站着手持火铳的远征军陆战队员,监视着下面的荷兰人;另外,在外城的四周也有手持火铳的陆战队员警戒。此时,内城顶上的荷兰国旗正降下来,接着就会换上救国军的五环旗,标志着热兰遮城属于救国军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