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〇九 京城商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长安的董大兴董掌柜来了,二月底到的,就在牙帐传来军报的前一天。

    他没有跟往年一样三月底才出发,而是早早的没出正月就动身了,因为这次西域之行不仅大难不死反而给他带来了商机——水晶镜子。

    这可是稀罕物,中原这边从来没见过这东西的。

    根据多少年从商的经验,知道一般物品与精致物品价格的差异。比如一面普通的铜镜价格在一千到三千铜钱,也就是一到三两银子,但制作精细的铜镜却能够买到三十到五十两银子。他原本想一面镜子定价八百或一千两银子,后来又想到如此高的价格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物件,而能买起又愿意花钱的主根本就不会在乎再多花一千两银子的,于是咬咬牙定价两千两银子。

    没想到带回去的镜子被长安城的大户豪绅们买到以后四处宣扬炫耀,几十面大镜子在短短的几天内便一销而空。而且还有很多没有买到现货的人竟预付订金也一定要尽快买一面镜子放家里装点门面。连小一点儿的镜子也仅剩了几个,水晶杯酒杯都销售一空。

    董大兴一行尽管年前在商途中被马贼洗劫死了二十多个人,但大镜子一项就净赚六七万两银子,不仅弥补了被洗劫的亏空还大大的赚了一笔。

    在大梁经商的曹传喜回长安过年时看到董大兴的镜子竟如此紧俏如此暴利,不禁也想要带一部分大镜子回去试销,毕竟那儿是时下的京城销路应该不会差的。在利益驱动下他们匆匆启程一起来到肃州。

    曹传喜原本在长安城只是一个小贩,他依仗两个堂弟在郭从义任永兴节度使期间在其旗下任都虞侯和副都虞侯时曹家的生意才渐渐做大。郭威入大梁称帝后郭从义时天平军节度使兼中书令,曹传喜的两个堂弟已调入禁军任职。因长安及周边地区连年战乱,百姓屡遭涂炭,生意人更是朝不保夕,曹传喜便在堂弟的劝说之下也跟入大梁继续经商。

    广顺二年(952年)郭威建周一年后孟昶渐渐退回蜀地,长安周边及中原日渐稳定。曹传喜在大梁的生意越做越大便举家前往,只因曹母年迈不愿远离故土,他只好留下部分家仆佣人在长安照顾,几个本家兄弟举家全部迁往大梁。

    今年回来过年时正好得知董大兴从西域边陲带回水晶器物销路甚好,便要求跟着一起前来。

    董大兴在长安这几十年经历了无数次灾难,现在看到自己一趟生意就赚了这么多的银子,想到中原这些年连年战乱朝不保夕,长安城也数遭劫难,而西边那伙不名分身份的人明明是中原人士,其中几个人还在交谈中插入了几句地道的陕西话,甚至还嚎了几嗓子的信天游,虽然没听懂他们唱的是什么,但曲调的韵味还是很地道的陕北风格,可交谈之中发现他们甚至有人连凤翔府都不知道,基本上可以确定他们根本不是长安及周边的人,也不像中原任意一地的人。他们为什么不在中原居住而要落脚这边陲荒野之地?难道他们也是为了躲避战乱?他们携带的那些器物长安及中原根本没见过,那些东西从哪里来?

    算了,不管这些,他们这些人无所不能肯定前途无量,最重要的是他们心地善良,能让全家在这乱世之秋躲进这世外桃源也不错,早一些投靠早一分安心,他留下长子、管家和众伙计管理店铺以外,他带着赚来的全部银两携全家上下几十口全部来这边定居。他想等以后在肃州或嘉峪镇这边落脚后就让管家照料长安城的生意,自己不再亲自参与长途商旅,有这两趟生意已经足够全家几辈子的享用了,没必要再提着脑袋做这长途商旅生意了。他听从林岩赵一方的意见,给了死者家属近十倍的抚恤金每户二百两银子,因为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为了省钱没有请镖局武装护送而送命的,自己又打算定居肃州,长安的生意还需要店里的伙计通力合作才能正常运营,出于良心的安稳和收买人心,他忍痛咬牙付出了四五千两银子的抚恤金。

    董大兴吸取了上次教训,现在手头也有钱了,他这次全家西行专门请了长安城最大的苍穹镖局负责全程安全。因为董大兴出价较高、这次又有归义军和回鹘军的路牌,镖局秦掌柜委派长子秦雄次子秦威亲自押镖。

    曹传喜虽说这些年生意做的比较大,但开销也大,特别是近年来在京城购置房产和店铺就花了不少银子,如今这一趟生意要是做成了……曹传喜看到这阵势也不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