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章 晋王(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养百万大军这种没事干烧钱玩的事情,违背了这个道理。

    但是,朱由榔是现代人。

    在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中国经济甚至出现过一年十分之一以上的增长。

    在那个时代,货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利于经济。

    所以,朱由榔同志压根不打算攒钱。

    “晋王所言甚是,现在大明人多地少,人再多也不会增加粮食产出。所以,朝廷需要节约用度,对嘛?”

    “是的。”

    “可如果,有一种石头,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甚至翻倍呢?”

    在后世,农业建立在农药,水利工程,良种,化肥和机械化上,土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制约越来越小。对于朱由榔来说,这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定国摸了摸耳朵,“倒是可以宽裕一些。”

    “嗯,的确。”

    朱由榔本想开口说“货币本身只是代表人类劳动”之类的话,又想到李定国毕竟是个武人,便把嘴边的话缩回去陈述正题。

    “而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让人去开采,制造这些石头。”

    “天下之民十有九在土地上劳作,可土地上不需要那么多人。减少一些人种地,粮食并不会减少。但是,他们挖出来的石头可以让粮食增多。”

    粮食增多自然是好事,若是粮食足够,李定国也不会被张献忠收为养子走上这条路。

    “如果陛下说的能够实现,那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不不不,晋王想错了,士大夫们可不觉得!”

    朱由榔摇头晃脑,又开始吐槽这些家伙。

    “土地上的人少了,地主就不容易收更高的租子,赚的钱就少,这些官僚哪个家里没有田产?难道真的靠朝廷俸禄活着?既然如此,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要出来说话。”

    “什么当地民风淳朴,海外挖矿败坏风气啊之类的…明里是哀叹当地道德败坏,实际上,就是哀叹他们的钱袋子缩水了。”

    “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学家们看来,所有人都在温饱线上,没机会想其他事情,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恐惧一切带来变革的新事物,因为只有所有人都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尽情施展自己的“欲”。

    道学家们的欲,就是天理。

    “是是是,乖乖的听族长老爷的话,种植学田,交纳祭祀费用就是淳朴,怀疑他们的说法,奋起抗争就是不淳朴,他们以为自己是朕么?胆大包天!嘴里全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李定国低着头不敢作声,脑袋却咚咚转个不停。

    崇祯年间连向来富庶的江南都年年奴变,处在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李定国更是从小体会到了地主们的吃相是多难看。

    可是,自己手下的将军,爵爷们,难道不想要土地么?就连李定国自己,也有过恢复半个大明以后,买宅置地的想法。

    到时候,就算李定国不在乎这点收入,李定国又怎么说服其他人呢?违背自己利益的事情,巧舌如簧又有何用?

    “晋王以为,土地对于士大夫们来说是什么?”

    “请陛下不吝赐教。”

    “假设一亩土地一年产生五分银子的地租。那么,一亩地对士大夫们来说,就是每年多出五分银子。”

    “如果我们换成一张纸,这张纸可以拿来每年找朝廷兑换五分银子。”

    “那么,一亩土地和这张纸,没有区别对吧?”

    李定国想了想,觉得好像是这个理儿,但又觉得哪儿不对劲:“可,哪儿会有人相信呢?”

    从宋朝开始中国就印刷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明宝钞,可无一例外都因为滥发纸币而崩溃,这个时代官方唯一的信誉就建立在暴力上。

    “如果大家都信呢?”

    “若是如此,应该是没有区别的了。”

    “那么,地主如果能赚钱,其实他们并不在乎土地本身,只是因为土地和财富直接挂钩而已。不然,江南豪富之家也不会家家都经商了。”

    “对于地主而言无什么区别。可对于朝廷来说便大不同,地主脱离土地,便不会有人再去束缚他们挖石头,挖的石头越多,粮食也就越多。”

    “陛下是打算把全天下的土地都赎回来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经济意义上就是扯淡---皇帝还得经常自掏腰包补贴财政。皇帝可以凭借好恶抄一两家权贵,但如果抄光天下所有土地,那就是寿星上吊嫌命长了。

    “非也,朕听说即使是晋王的祖籍陕北,一亩地也要几两银子,天下大约10余亿亩田地,全天下怕也没有数十亿两银子?”

    3000字大章之前一直在看病很忙。

    谢谢大家对我不离不弃

    (本章完)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