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7章 金之俊的馊主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墨,假装斯文的作派嗤之以鼻,双方坐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聊天是没法聊天的,只能尬聊。哪怕是本家,也是尬聊。

    但既然金学曽是为金之俊接风的,两人都维持着一团和气,倒也相安无事。

    虽然两人无法聊天,但金学曾的接风宴倒很丰盛,福建特色食品肉粽油润不腻,光亮金黄,香甜可口;鱼丸咬在嘴里筋道爽滑,荤而不腥;佛跳墙软嫩柔润,浓郁荤香;蚵仔煎口感香脆,海蛎香滑...。

    每上一道菜,金之俊就称赞一句,福建闽菜确实名不虚传。特别是那道面线糊,清而不浊,糊而不烂。

    金之俊瞪眼看着这碗并不起眼,但味道香香甜甜的面线糊,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东西做的?

    金学曾说,这是由细面线和番薯粉制作而成。

    金之俊一听番薯两个字,有些耳熟,问番薯是何物?

    金学曾说,番薯也叫红薯....。

    金之俊不禁叫起来,你说什么?你们有红薯?

    金学曾吓了一跳,有红薯怎么呢?有红薯犯法吗?

    金学曾告诉金之俊,说福建种植红薯多年,当年是一个姓陈的商人从吕宋带回来的,现在不少农户都在种。

    金之俊疑惑不解,既然福建有红薯,皇上为何要派兵部到苏禄国去买呢?为了买红薯,不仅兴师动众还大打出手,劳民伤财?

    金学曾这才知道,金之俊到福建是来接应从苏禄国运红薯的船队。

    金学曾对皇上的决策也很懵逼,皇上为什么要到苏禄国去买红薯?金之俊不知道,金学曾也不敢问。不过,金学曾却突然想起陈世元写的那本书,《金薯传习录》。

    陈世元与金学曾当年曾经在官学读书,算是同窗,两人关系也不错,金学曾科举考试及第官至巡抚,但陈世元参加科考,却屡试不第,就决心不再参加考试,继承父业经商。

    红薯是陈世元的曾祖父从吕宋带回来的,早就试种成功,但推广速度很慢,陈世元为了推广红薯,特地找到当年的同窗福建巡抚金学曾,金学曾认为种红薯好处很多,不仅产量高,而且口感好,就表示要大力支持,自此,红薯种植得以在福建逐步推广。

    陈世元深知红薯对于人们生存的重要性,在不遗余力继续推广种植红薯的时候,还花了一年多时间,写了一本《金薯传习录》的书,为什么陈世元的书将红薯叫金薯,那是陈世元为了感谢金学曾推广种植红薯的功绩,才将红薯取名为金薯的。

    《金薯传习录》已经写完,陈世元与金学曾商议,要将书稿印刷发行,让大清国的农户都能种上红薯。现在金学曾得知皇上舍近求远到苏禄国买了红薯回来,买那么多红薯,必定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种植,先不说皇上舍近求远到苏禄国买红薯的决策是否英明,买的红薯既然是为了种植,红薯怎么种,就需要一本书做指导,金学曾突然就为陈世元高兴,这是天降的福报呢!

    陈世元写的书如果能够得到皇上重视,不仅对推广红薯的种植有利,还会对写书的陈世元和荐书的金学曾恩赏,金学曾高兴极了,赶紧对金之俊讲了陈世元写书的事,请金之俊将书稿带到京城,面呈皇上,希望这本指导人们种植红薯的书能广为流传,为红薯种植做点贡献。

    金之俊一听,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自己接应红薯回京,同时还带回一本指导种植红薯的书,不要太完美!金学曾叫陈世元将书稿送来,亲手交给了金之俊。金之俊也很重视,小心放好。

    不日,福州迎来一支特别船队,打头的一艘船在高高的旗杆上飘扬着耀眼的黄龙旗,每艘船吃水很深,看来装载的重物不少,一些官兵屹立在船首,威风凛凛,驾船的都是福建人,他们见到远处肉眼可见的陆地,激动得嗷嗷乱叫。

    这支船队出使苏禄国,圆满完成黄台吉交办的任务,满载着从苏禄国抢来的红薯回到了大清国。

    按照皇上的要求,红薯到了福州以后,将红薯搬运上岸,就地再将红薯分发到临近几个省,哪个省能分到多少红薯,事先是有名单的,随红薯一并分发的,还有金之俊押运来的几个大木箱,木箱很沉,木箱里装的什么东西,金之俊没打开看。

    木箱里的东西,随分到的红薯,被各省派来的官员,用牛车马车驴车等等交通工具当即拉走了。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