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往西北三十里处,有座伏牛山。
伏牛山并非一座山峰,而是几座连在一起的山,远看和躺在地上的牛相似,因此被附近的农户称作伏牛山。
山后一条小河,流水通往岷江。
经过两天勘测,刘英看上了这里,山谷有黏土,山上的石灰石也很丰富,作为水泥厂的原材料正合适。
山后的小河不仅可以运输,河边还可以建造磨坊,地理位置与刘英的要求极为契合!
山前是一座小村庄,这个时间本是农闲,为了节省体力,节省粮食,农户一般待在家里,不会再大动干戈。
这会儿的景象却和往年不一样,整座村庄都活跃起来,男人搭上坎肩,扛着锄头斧子进山。
“当家的,把这两块馍馍带上!”一个壮妇冲出门,追在自家的男人,把刚刚烤熟的馍饼往他怀里塞。
干力气活,容易饿。
大山憨厚地笑着,把馍馍推了回去,“这饼留给孩子吃,管事说了,管饭吃,不会饿的!”
昨天,官差来这里动员,只要进山干活,就有工钱拿,还能管午饭。
这不是无偿的徭役,而是能拿钱的工作!
而且工钱很丰厚!
村里的男人听说之后,一个个兴奋得嗷嗷叫,都在憧憬着过年之前赚一笔钱,今年冬天就好过了,说不定还能给孩子添一件冬衣!
大山只是其中之一,挥手告别婆娘之后,和其他同伴高兴地进山。
壮妇收回热烫的馍馍,目送男人离开,寻思着,自己也有两把力气,不知道工地上收不收人。
伏牛山的山谷,两侧的树木被大量砍伐,细枝末叶被砍掉,粗壮的原木运到河边,建造磨坊用得上。
刘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大声指挥着农户工作。
建厂之前,碍事的杂草树木要清除,崎岖的山谷要推平,工作量极大。
好在杨洪答应的一千工人,陆续到场。
来自周围数个村庄,数以百计的农户,甩开膀子,口中发出热烈的吆喝声,山谷一片热火朝天。
不到两天,山谷已经天翻地覆大变样,土地平整,数座帐篷搭建起来。
从成都沿河运来大量粮食、鸡鸭,被村妇放入锅中,烈火烹饪,油烟升腾!
忙碌间,王平带来一人,走到刘英面前:“少爷,城南的阎师傅带来了。”
听闻此话,刘英眼眸一闪,看着走到近前的一位老者,笑着迎了上去,激昂的声音道:“您就是城南的陶匠,阎师傅,小子久仰大名!”
“客气了,老朽见过东家!”阎釜恭敬地行礼,好奇地目光打量了刘英两眼,立即收回目光低下头。
没想到啊,东家居然这么年轻!
他是城南有名的陶匠,世代传承下来的手艺,家里经营着陶碗瓷器的营生。
但这些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他也只是勉强养家糊口而已。
两天前,王平找上了他,希望请他出来建造一座水泥窑。
他是陶匠,家里就有瓷窑,砖窑也见过,唯独……水泥窑,听都没听过!
不明白不要紧,反正王平也不明白!
考虑了两天,阎釜焦虑地看了两天自家的铺子,一只陶碗都没卖出去。
大腿一拍,他决定接下这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