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铜雀瓦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着,他自己下手加快了几分,身为拆解人,在看到中间藏着的物件时,就忍不住瞩目了,只是东西长年被瓦片包裹着,难免有些粗糙。他一边心疼地清理,一边吩咐褚绎心取了桐油,兑水擦拭。

    有眼尖地,从形状就猜出来了:“是瓦砚?!”

    “不错,从手感上就能感觉出,定然是有很多年头了。”顾老也肯定道。

    随着钱老的打理,经久不见天日的瓦砚终于在众人面前露相了。

    包浆自然纯厚,触摸细润如儿肤。背有隶书阳文“建安十五年”字样,正中挖出了砚堂和水池,四周印鉴、落款、铭文等等琳琅满目。旁的不提,单看到“建安十五年”这几个字,就有人讶异道:“是铜雀瓦砚?!”

    随即又有人驳斥道:“铜雀瓦砚这么多年我见的多了,统统都是后世的仿制品。我看呐,能流传到现在的铜雀瓦砚,可以说就没有真品……”

    孙老干咳了声,打断了他们的争吵,道:“《晁氏客录》中记载,‘铜雀瓦砚有三;锡花、雷布、藓疪是也,风雨雕镌不可伪’。真正的铜雀瓦是伪造不成的。究竟是真是假,咱们直接上手鉴定一番,看个分明。”

    “知道老孙你护着徒弟……”有人呵呵笑着,不忘调侃一声。

    “……”

    话是这么说,众人也知道孙老说得不假,凑过去依次地观察。反倒是瓦砚的原主谢流韵,被挤在外面,远远地根本看不清楚。

    索性她也不挤上去,轻声细语地向不明所以的父母解释铜雀瓦砚的由来。

    建安十五年,曹操下令在邺城修筑铜雀台,据说烧制筒瓦时用材十分讲究,用的是后来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的材料,“澄泥以络络滤过,碎核桃油方埏填之,故与众瓦异焉”。只可惜,如此富丽堂皇的铜雀台,最终也没逃脱名殿的命运,被付诸一炬,宫殿从此破败不堪。

    瓦砚的由来已久,无外乎材料易得,价格低廉。不过,普通的砖瓦材质疏密不均,储墨易干,于是废弃荒野的宫殿那些久被地下湿气浸润的殿砖殿瓦就成了抢手的东西。因做工考究,铜雀瓦砚不知何时起开始走红,及至宋朝时,已经称得上是万金难求了,当然,这里指的是真正的铜雀瓦砚,而不是那些逐利的商人们做出来的赝品。

    关于这点,虽然阮老说得不中听,谢流韵也是承认他的话,那就是,真正的铜雀瓦砚能流传至今,可以说寥寥无几。至于她手里这块,玉坠的反应固然强烈,但若确切地让她说出是什么年代,她还真不能肯定,只知道,年头定是很古。

    她有信心的是,就算是仿制品,那也是古董,相比起她当时买那一大箱子东西花的三四百块钱,绝对是超值的。

    谢父谢母的眼皮跳的厉害,两人也见过谢流韵摆弄那个几乎要掉渣的瓦片,根本不相信那玩意居然是古董,谢父还笑着说:“要是这瓦是古董,那你爷爷留在村里的房子屋顶上,满满的都是古董了。”

    如今,看看那群围在桌子边争论不休的老专家们,他们有点不能接受。

    和他们相同的,是同样在大厅里看热闹的褚绎心和韩执易。

    本来两人以为,今儿走完拜师仪式就已经算是结束了,谁知,转眼间新来的小师妹就给了他们这么一个意外。

    褚绎心推了推眼镜,看谢流韵的眼神几经变化。

    他是孙老的第一个弟子,入门最早,技巧掌握的也最完善,在一个小拍卖行工作。当然,和罗老相比起来差得远了,不过,在燕京也算是个很不错的工作了。

    他出身一般,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一点点奋斗,因此,在富家公子韩执易拜入师门,他和韩执易面上保持地还好,实际上两看两相厌。他认为韩执易难得拜入孙老名下,却不认真钻研,只搞些看似花哨实则没有半点用的小手段。

    对于谢流韵的入门,他面上不说,对孙老看人的眼光并不怎么相信——这么年轻漂亮一个小姑娘,谁相信她会认真学?!大概是孙老被朋友拜托才不得不收下的。

    因此,对上谢流韵,他的态度才显得有些冷淡。不过,在收到谢流韵送的清代鼻烟壶后,先是一惊,等现在再看到顾老他们的举动,不由得开始反思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不对。

    正在他考虑要不要上去再和谢流韵好好沟通一下师兄妹的感情时,韩执易已经笑眯眯地走向谢流韵了。

    他在心里暗骂了句,反而挺直腰背,不再去看谢流韵他们如何。

    正在这时,顾老群里爆出一句:“居然看不出来赝品的痕迹,难道是真的?!”

    一时间,满厅堂人的视线,都被吸引了过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