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0章 贝都因人的好日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王国,并宣布和诸国建交(和华夏帝国有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都在三天内宣布和这个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个为了能生产大量天然气和石油的富裕国家很快就出售了大量的土地给华夏帝国用于偿还建国前的军火贷款和建国后的建设贷款。

    穷的只能靠打劫和收取过路商队、朝觐队伍过路费的众多游牧贝都因部落在得到华夏帝国经援的新苏丹面前迅速的臣服了。这个新国家不仅没有收税和征发兵役,反而给每个部落分发各种生活用品和粮食布匹。总共不到一百万人(丁口统计不包括幼儿和妇女)的贝都因苏丹国和法蒂玛完全没有可比性,根本不可能发展灌溉农业和其他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大型工程,但是其拥有的土地比一百个尼罗河三角洲还要有价值。

    在穿越众看来花点小钱圈占这片油田根本不合算,万一哪一天这个萨拉森王国的当权者油田土地被贱卖。要求收回来自己也麻烦,而且很不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和平。学习美国的做法最好,合作双赢,反正掌握定价权和市场,油价怎么样涨跌无所谓,你卖油赚的钱也用不出去,只能买我的国债和基金,低息借我用和自己赚来用没什么区别,都要支付费用(借来要出利息,自己开发还要劳心劳累的开工资给工人),合资的开发石油更能降低地区秩序成本,何乐而不为?你一百多万人能花多少?每个人每年分一千龙元足够过上神仙一般的生活,这些油田卖给穿越众不管多少钱都合算,反正哈里和贝都因人都是白赚的,分到的20%股权也能源源不断的带来稳定的收入,一举多得合作共赢才是持久之道。

    骆驼是贝都因人最大的财产,但是分到每个贝都因部落的油田股权很快就取代了骆驼,因为骆驼可换不了只能用每年股权分的红利当中的龙元才能换各种进口消费品和工具。

    各种游牧部落几乎在短短的十个月的时间内就定居在哈里建立的各个农耕区和固定牧场了,靠着华夏帝国强大的打井施工队,哈里在领地上建立了数不尽的油井和水井。那些比较缺水的缺少地下水层的地区还建立了雨季储水的地下水窖,大部分的部落民从牧民转职为农民和建筑工。顺从的部落很快得到了来自哈里的拨款和各种物资技术援助很快就壮大起来。不顺从的只有被贸易制裁日渐衰落下去一条路走。

    每个月都到账的分红被驻守在沿海几个大港口和油田公司所在地的常驻部落代表和‘驻京办’人员从结算银行取出来,村镇(定居下来的部落就是永久居民点了,自然要在地图上标注出来所在地和村镇名称)居民除了按月领取这些人带回村镇的各种物资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参与到村镇的建设和农垦事业上去。过去那种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子一去不复反了。种植的各种主要农产品有椰枣、玉米、蔬菜、柠檬、**等。粮食依赖从印度进口。捕鱼船589只,渔民2856人。很快渔产品和椰枣可满足国内需求。畜牧业规模很大,主要肉类产品大量出口。政府采取鼓励务农的政策,向农民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和无息贷款,并对农产品全部实行包购包销,以确保农民的收入,王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衣食住行问题彻底解决之后各个城市的清真寺慢慢就多了起来。追求物质上的需要已经满足之后贝都因人开始了对精神的追求,趁此机会哈里大量的兴办报纸和学校,聘请来自华夏的伊斯兰宗教大学毕业的师范专业学生来传播自己和华夏帝国支持的新兴教派。对古兰经的解释权被集中在哈里手中。他主张极端严格的一神论。占领汉志之后,为了缓和其与内志农业、商业区之间的矛盾,哈里提出了开明的瓦哈比派理论—任何新技术,只要不与伊斯兰教的精神相抵触。即便在《古兰经》上没有明文规定。也可以接受。他的目的是既利用华夏的技术,又保持伊斯兰原则。

    电话和无线电被贝都因游牧人和保守的宗教学者视为魔鬼的发明。有的地方,当卡车第一次出现时,人们一拥而上将它烧毁。他让人通过电话和广播诵读《古兰经》,用汽车运送朝觐者,终于使这些现代化的设备为人们所接受。

    但是极端保守的国内组织对这一切都表示反对。他们指责哈里将电报、电话和汽车带进了伊斯兰的土地,跟华夏异教徒打交道,还容忍朝觐者播放音乐。他们的不满演变为大规模的骚乱。并最终成为武装叛乱。面对严峻的形势,哈里果断决定使用最新到货的装甲车和无线电联络设备。而狂热的内部保守组织则认为只有刀剑和骆驼才是合乎伊斯兰教规定的武器。在1979年9月的决战中,装备着机枪的装甲车使哈里大获全胜,反对派组织彻底崩溃。扫平了一切阻碍的哈里大权独揽,成为真正的有决策权和政教合一的君主。

    在众多到华夏帝国留学归来的同族和特别顾问的帮助下,哈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贝都因人从原始部落社会带领着一路跳过部落联盟、联盟国家、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飞跃到中央集权的**国家阶段。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的飞跃更加保证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飞跃。游牧人口从建国前的九成以上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减少到不足百分之三,农业人口从不到百分之五增加到四成。工商业中的建筑和石油产业链的就业人口成为了主力。人少地多的萨拉森王国人均收入建国不到两年就一举超越了法蒂玛埃及这个占据尼罗河三角洲的鱼米之乡农业大国。五年之后更是超越了深受内部动荡石油开发严重滞后难以开发新月沃地油田的塞尔柱人均收入的十倍。

    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油田建设不仅拉动了就业和出口的外汇收入,还让华夏帝国全方位的渗透到萨拉森王国的每个角落。各种现代社会的行业标准和制度框架全部照搬,各种重要职业和岗位充斥着来自华夏的顾问和援助工程师。

    用一个旧时空的词,贝都因人社会的发展就是迪拜速度。以建国五周年,萨拉森王国和华夏帝国签订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1)条约体系之后为分水岭,大批的人员流动极大的促进了两国的资源流动速度和经贸往来,大批的公共设施的建设完工让贝都因人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比塞尔柱和法蒂玛更早的进入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的幸福时代。

    注1:华夏帝国按照外交关系亲疏,从共和历1950年开始将与建交国家的关系分类,按等级由低至高依次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以及血盟5种关系。其中,伙伴关系被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意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问题并在军事、战略方面合作以及国际舞台上展开合作。“战略协作”指除战略合作的内容外,双方还将在军事、战略的技术方面协作互助。“全面战略伙伴”:在战略的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合作”主要指经济某些方面的合作;“全面合作”指经济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是指互不对立,并遵守“求同存异”原则,不攻击某个特定的第三国。以华夏帝国建有伙伴关系的国家或组织,通常属于华夏帝国的邻国或者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建设性”或“创造性”伙伴关系意为:双方本为敌对阵营,但希望通过合作与沟通,增加互信与双赢,建设真正的伙伴关系。(未完待续。。)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