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146章

    萧怀瑾从去岁起称病不朝,宫里祈福的朱砂挂到如今,已经有不少大臣心生疑窦。

    虽然萧怀瑾从前偶尔也旷朝,打打马球,喂喂虎豹什么的,他病倒的这些日子也有大臣入宫觐见过,听声音着实挺萎靡的;但从两个月前,也就是冬月时,朝中开始隐隐有传言,说萧怀瑾长久称病不朝,其实并不是生了病,而是根本不在宫里。

    起初这流言遭嗤,毕竟后宫里出了那样大的事,曹皇后难产,死掉一个皇子一个公主,宠妃白昭容公然行刺被砍死,圣德妃牵连罪名被发落出宫换谁谁都要精神恍惚,一病不起。

    但过去这么久,你皇帝不露面就罢了,好歹把储君立了啊!万一撑不过去这茬,龙驭宾天了怎么办?

    虽然大臣们急着站队找下家,但不好公然奏议此事,好像盼着皇帝快死一样。

    于是又拖到年后,陛下连除夕宫宴都没露面,如今又有不在宫中的传言,各种猜测便甚嚣尘上。

    及至如今,在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下,竟有一百多个官员跑来求见皇帝。

    有人是探听消息,有人是急着站队,有人是别有居心,也有人是真的担忧天子安危。

    夕阳一点点斜过,落日熔金将巍峨森冷的宫殿镀上一层昏黄。

    御前公公李长宁旁观着,有小黄门跑到他身边,附耳低声说了什么。

    李长宁面色瞬间一松,再抬头时已经是微微含笑:“各位大人们,请回吧,太后很快要来看望陛下了。”

    言下之意,他们跪在这里挡着路,于礼不合。

    人群中有人低声哼道:“她来又怎样?

    还不知道陛下的病,是不是和太后有关呢!”

    “现在也不知陛下究竟如何了,说不得生病也只是糊弄我们的”

    人群中议论声逐渐嘈杂,李长宁皱起眉头。

    皇帝出宫的消息原本压在宫内,却被皇帝近身伺候的内侍总管苏祈恩传了出去。

    得亏何太后早有警觉,内卫在宫里抓了几名暗哨,可苏祈恩早已逃了。

    当然,不若如此,李长宁也得不了提拔,跑来御前伺候。

    陈留王得了消息,将流言散布的这段时间,何太后也与他暗中过了几招,可谓是数度惊险。

    起初陈留王的人暗地里煽动,散布何家对皇帝不利的传言,造谣说皇帝不朝乃是何家为了篡位。

    何家虽然与何容琛不同心,但涉及帝统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为利益故,总还是要守住秘密的;郑丽妃的父亲听命于何家,控制着御史台的口风,为了转移大臣们的视线,转而挑起各方战火,针对各派系的弹劾层出不穷,闹得底下臣子撕逼掐架打嘴炮,无暇去细究皇帝的事;至于曹丞相,他与何太后有多年默契,不知道和太后通了什么气儿,暂时没有表态。

    这些传言和猜测被压了下来,随着时日的发酵,意料之中的逐渐膨胀。

    ——

    “太后驾到——”

    嘹亮的唱报声,在延英殿前回荡,原本还在喧哗要求面圣的大臣们,纷纷梗着脖子望向那浩荡的仪仗。

    延英殿除天子外不许乘辇。

    何太后是步行而来,一身檀色织金对襟大衫,金霞色长披帛,庄重得遥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

    但令人意外的是,她的身后,竟然还有宣宁侯方老将军,以及快要致仕的礼部尚书蔡瞻。

    人群中有人微微冷笑。

    一文一武,看来何太后是早有准备,果然挺难对付。

    不过,今天别说是方老将军和蔡瞻来劝,只要天子不露面,谁来劝都是徒劳!

    ——

    何容琛走得很快很急,步伐却稳当,面上似也平静。

    她站在殿阶上,目光冷厉地扫过跪着的大臣。

    这些请命的人中,有些是煽动人的,绝大部分是被人煽动的。

    都有哪些人呢——

    台省官、寺卿官都在了,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御史台也有。

    她心头重重下沉。

    百官请愿,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会导致怎样的恶果,也完全可以预见。

    陈留王还真是用对了一招。

    ——

    去年,朝中便出现了流言和议论。

    她那时提早留了一手,将方老将军召进了宫,密谈皇帝出宫一事。

    算是破釜沉舟。

    原本此事只有何家知道,以此拿捏她,叫她分外不痛快,现今宣宁侯也知道了,更方便她制衡形势。

    方老将军没有怀疑何太后说谎,因为以前教过萧怀瑾兵法,当然熟稔皇帝的性子,干出这种事一点都不突兀。

    同样,太后也召对了礼部尚书蔡瞻——这么大的事情,冒险告诉二人,是因信得过他们的人品。

    这两个老臣都是历经三朝,巫蛊案、兰桂党争、韦氏灭族他们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趁火打劫,依然是做着自己本分的事。

    所以,她不求他们对她忠心,但求说话有分量。

    也正是找对了人,这两位老臣帮她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群臣质疑的危机——

    第一次质疑是在四个月前,门下左侍中阎令对皇帝称病不朝的状况有点疑虑,这疑虑也如星火扩散。

    宣宁侯二人对太后的人品信得过,便商议着一起先将流言镇压,以免被北燕、陈留王觑到了,发生什么不可挽回的祸事。

    当时何太后提议,找个身形相仿、声音相似之人,在紫宸殿以养病之名,偶尔召见大臣面圣,以免众臣起疑。

    两位老大臣吓了一跳,找人冒充皇帝是死罪,然而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为了社稷稳定,两位老大臣不得不晚年失节,同意配合太后做戏,以隐瞒皇帝出宫的真相。

    “皇帝”是何家花费两个月的时间寻遍各地找来的,培养了一个月,正好赶上,急急送进宫里。

    他只需要一天到晚躺着,偶尔召几名大臣入宫,隔着帘子听他们奏报,不停地咳嗽,就会有侍疾的妃嫔以伺药为名,把大臣们请走。

    大臣们面圣时满殿熏着药味,见到皇帝隐隐约约的样貌,又听到他的声音,便没有生疑——他们的忧心全放在了皇帝的沉疴病体能不能好转,谁有可能是嗣君,自己乃至全家的政治前途上了。

    各有盘算,第一次质疑就这样掩盖过去。

    ——

    许是陈留王见煽动不成,朝中重臣稳坐不动,下面的大臣各怀心思,这朝廷派系虽然乱,却也乱得铿锵乱得规律,乱得让他无从煽动,遂改换了口风——

    他扬言宫里坐的皇帝是假的,是何家和太后想要祸乱朝纲,弄出了个傀儡!

    蛇打七寸,如今出了宫的皇帝,就是整个晋国的七寸。

    流言虽然扯,但架不住它传的久,皇帝也没出来辟谣。

    这样一来,即便是先前谒见过皇帝的大臣们,心里也不由泛起了嘀咕——他们是隔着帘子见的皇帝,影影绰绰的,谁知道是真是假?

    可是皇帝又称沉疴缠身,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们总不能把皇帝从病床上拖起来。

    这一次质疑,来势不小,不少大臣虽然没有明面诘问,但私下口耳相传,议论纷纷。

    唯一能够打探出虚实的,就是从侍疾的妃嫔那里。

    皇帝林林总总召见了几茬大臣,来侍疾的分别有沈贤妃、郑丽妃和钱昭仪。

    巧的是她们原本在宫里也是各自不同派系,这简直是个敏锐的信号,引发了众臣猜测纷纭——凤位之争,大概是要看她们背后角力了?

    所以大臣们也很纠结,一方面觉得皇帝大概是快要不行了,在权衡什么;一方面又觉得皇帝大概是有他的考量,才会隐蔽不出,观察大局;一方面又猜忌那个“傀儡皇帝”的传言是真是假。

    他们纠结着,谨慎着,终于等来了除夕,太后以为圣体祈福的名义办了家宴,阖宫上下挂遍了朱砂,并准许内外命妇入宫。

    天赐良机,外命妇们几乎都是带着使命进宫,见机找宫中的妃嫔们打听情况。

    想来后妃不和,总不至于串口供,哪怕她们说话三分真七分假,等问完了一圈,回来自己心里掂量掂量,推知一二的本事还是有的。

    结果外命妇们肩负使命,打听了半天,那些妃嫔们话口都差不多——

    钱昭仪擦着眼泪,圆嘟嘟的小脸更显娇憨可怜。

    郑丽妃花冠不整,为伊憔悴,梨花一枝春带雨。

    沈贤妃轻声叹气,哀容不展,愁云惨淡万里凝。

    三个妃嫔大概这辈子头一次这样同步,纷纷向外家命妇们诉苦:

    “你们是没见,陛下因曹后之薨,肝气郁结,那形容枯槁,本宫费尽心思喂药,他也不肯喝”

    “这几日本宫坐在龙榻前,哭得帕子都湿了,本宫这心里怕呀,只要陛下好好的,本宫哪怕憔悴一点,也甘心哪。”

    “丽妃姐姐去伺候陛下的时候,好歹陛下还同你谈笑几句。

    本宫可是每次求几句,才能劝陛下喝口药。

    这可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啊!”

    外命妇们:“”看来皇帝是真的卧病在宫,却是对侍疾的妃嫔态度不同?

    这又顺理成章生出了很多猜测。

    有外命妇怕妃嫔们藏着掖着不说实话,故意捣个迷雾阵,就重金买通她们的宫女。

    那些宫女们推推却却,犹豫反复,最终还是隐晦地说了悄悄话:

    “魏国夫人,奴婢这话说完,您就当是发了癔症,听过就算了。

    奴婢也是听别人传,说不上真假的。

    听说,陛下这病啊,说是因为皇后早产薨逝,其实并不是这个缘故,他是为了白昭容。

    后来也不知怎的,他龙体似乎没那么糟,有人都看到他去过西苑,但他就是不出紫宸殿”

    话里信息量就更大了。

    似乎打听出来的消息,永远比正主宣布的消息更有可信性,这种小道消息,把有的大臣的思路都给带偏到了沟里。

    所以第二次质疑,何太后是利用了后宫妃嫔来掩盖此事。

    ——

    如此放大臣去打听,让他们惊疑不定,面上再几多安抚。

    直到并州大行台的事,闹到了朝廷眼前,盖也盖不住。

    ——谁是柳不辞?

    什么时候封的将军?

    吏部和兵部走完程序了吗?

    尚书台怎么一脸懵逼?

    何赐学、谢庭显等人不是前天还在宫里走动吗?

    怎么转眼飞去边关大杀四方了?

    猜忌再起,尽管谢家、汝宁侯府、怀庆侯府急忙抱团澄清,并将何赐学等人关进小黑屋,但大臣们似乎已经回味过来自己先前被玩得团团转。

    又猜测皇帝其实并不在宫里。

    否则建行台这么大的事,为什么尚书台早不说?

    自己分个家还要保密?

    除了皇帝,还有谁提拔任命可以不按吏部程序来?

    何容琛虽猜测皇帝留了一手,但是真没想到他敢轰轰烈烈捅到了长安这边,她觉得自己是不是上辈子欠他的,生来就得替他处理麻烦。

    中央尚书台莫名其妙“被分家”了,就好像走在路上从天蓦然砸了坨狗屎,气得他们跳脚,也只有何容琛把他们按住——理由是并州边务十分紧急,安定伯重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领情缘美丽的儿媳妇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