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月(33)
家里来了客人,四爷将人请了进去。林雨桐就忙着待客的饭。
前些日子,跟粮站的人换了一回粮食。一斤上好的白面能换五斤黑面。这个玩意就是家常蒸出来待客,也是体面的。要不然次次都用二合面,费了白面不说,叫人瞧着还是粗粮。
今儿她就烙饼,黑面的。锅底刷上一层油,出来也焦黄焦黄的。小锅里炖着鱼,。再炒点豆角茄子,就算是一顿饭了。
这个人叫郭永红,说话的嗓门大,笑声爽朗,跟四爷说着云南那边的事。
当然了,吃饭饭量也大,一顿饭能顶普通人三个人的饭量。
林雨桐都有些好奇,这人在这个年月里是怎么把自己喂得壮壮的的。
“这烙饼就是香。”郭永红就感叹,“俺们吃饭也就是半饱,晚上也饿的肚子咕咕的叫。”
看着不像啊。这壮实的。
白晓梅端着半碗火腿肉过来,“知道你这边来人了,过来给你添道菜。”
林雨桐也没客气,顺手就装进盘子里。抓了五六块烙饼给她。然后这一抬眼,就愣住了。伸手就搭在白晓梅的手腕上,“别动,我瞧瞧。”这一诊脉,还真是,“你这是怀孕了。”
“嗯?”白晓梅才还探头探脑想看着客人是谁呢,被林雨桐猛地一打岔,吓了一跳,“你说……我这是咋的了?”
“怀孕了。”林雨桐扯了一把白晓梅,“都三个月了,你都不知道。”
好家伙,这段在地里可没少忙活。“你这是运气好,要真是累出个好歹来,我看你怎么办?”
白晓梅这才回神,“哎呦!我就说嘛!最近一站起来就头晕。”
林雨桐马上端着一个盆进了里屋,“你等我一下。”
不大功夫,就端出二三十个鸡蛋来,上面还放着一包红糖。“拿回去,一天一个红糖鸡蛋。吃上一个月,就能好点。”如今也就这点条件了。
白晓梅连连摆手,“这不能要……”
林雨桐不由分说,“走,我送你回去。”
程浩正等着白晓梅吃饭呢。谁知道等来了这么大的一个消息。
猛地要当爹当妈了,该高兴的。可左右看看,这屋里就这么点大的地方,箱子里也都只有几件两人的衣服。孩子生出来该怎么办?
等林雨桐走了,白晓梅才坐在炕上发愁,“生下来以后咋办?”
“总能长大的!”程浩蹲在炕边,“既然来了就得生啊,不生怎么办?
林雨桐回去的时候,郭永红已经走了。
“怎么这就走了?”林雨桐问四爷。
“刚好司务班去火车站,顺便捎他一程。”四爷说着,就笑道,“这人还行。父亲是烈士,抗美援朝的时候牺牲了。母亲也早就去世了。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为他父亲的关系,十八岁顺利入伍。当了八年的兵,今年二十六了。跟大姐同岁。上面没有什么亲眷了,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我想那边大哥的意思也就是看中这一点。将来哪怕都去北京,这边没有什么牵挂。另外,因为他父亲是烈士,所以,大姐的这桩婚事,多少能给她一点庇护。我觉得这婚事还基本靠谱。”说着,就指向案板,“那袋子黑面,叫他扛着顺路给大姐送去了。还捎了一封信。大姐看了,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林雨桐看了看,烙饼全没了,这是给带去当干粮了。“人家辛苦了一路,怎么也得带点东西回去啊。”
“给了几张工业券。咱们不怎么用这东西。”四爷就解释了一句。
也是,什么肥皂啊,牙膏牙刷什么的,又不用买。这些票可不就省下了吗?
过了几天,郭永红就将电话打到了连部。一是告诉一声,他的工作安置好了。分在了当地的公安局。二是说了印薇的决定。这时候的工农兵大专都是两年学制。如今已经读了一年半了,剩下的半年就是实习。他们想尽快结婚。到时候印薇分配的时候,会考虑她的家庭因素。
四爷马上就答应了。并且在连部,第一次用电话跟远在云南的印辰通了电话。
回来后四爷就道:“大哥那边提干了。”
这是好事。
不知道今年的好事是不是特别多。紧接着,林雨桐收到家里的信,说了大姐结婚了,等忙完婚事想起跟自己说一声的时候,林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